增进百姓福祉 我省落实今年12件民生实事成效显著
落实好12件民生实事是省政府今年向全省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。8月29日,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23年山西省12件民生实事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。省政府办公厅、省发改委、省教育厅、省民政厅、省人社厅、省住建厅、省文旅厅、省卫健委、省残联、省红十字会负责同志介绍有关情况。
【资料图】
◆快递进村走出“山西路径”
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提质工程,对助力农村消费升级、促进农民创收增收、服务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。
截至8月25日,全省打造统仓共配一体化示范县20个、建设标准化快递综合服务站200个、完成备案管理行政村快递便民服务点2010个,分别完成2023年年度建设目标的100%、100%、100.5%。全省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进一步完善,快递进村质效显著提升。
在继续补齐91个县(市)911个乡镇网点、16094个村级服务网点短板的同时,实施快递物流基础设施布局优化工程,重点打造中通电商快递产业园、顺丰太原小店物流基地等一批物流基地,26个城区4262个行政村的快递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。
按照“差异化补贴”的原则,2023年在下行快件补贴平均不高于0.5元不退坡的基础上,增加对电商平台销往县域外的农副产品给予每件1元的物流费用补贴。截至目前,全省农村寄递物流上行、下行快件补助发放共计1666万元。
◆“放心午餐”惠及14万学生
近年来,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,全省各地城区学校随迁子女就读人数不断增多,加上放开二胎以后出生的孩子迎来入学高峰,孩子们中午的接送、吃饭、午休等问题成为困扰许多家长的烦心事。我省确定今年在284所城区小学推进实施“放心午餐”工程,省财政专门安排2.0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这些学校建设改造食堂、午休场所等。
目前,284所城区小学已全部完成建设改造及相关设备采购任务,其中115所通过食堂供餐的学校全部完成食堂建设改造,169所企业配餐的学校已全部完成供餐企业招标。284所学校已全部具备学生午餐午休保障条件,秋季学期开学后将全面投入使用,服务学生人数预计将达到14万以上。
◆9所新建特教学校主体完工
办好特殊教育是学有所教、弱有所扶的托底保障,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、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。省教育厅指导各地认真调研摸底,科学选址规划,确定在古交市等9个20万人口以上的县(市、区)各新建1所特殊教育学校。
9所特教学校于今年上半年陆续开工建设,目前各学校均已主体完工,正在进行功能区装修及教学康复仪器设备配置工作。这9所学校建成后,我省20万人口以上的县将实现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。
◆5个幸福养老项目投入运营
截至8月25日,全省100个城镇社区幸福养老提速工程项目中12个已率先完工,其中5个已投入运营,88个正在建设中,总建设进度达73%。省级补助资金已下达,市县配套资金已全部落实。
“城镇社区幸福养老提速工程”项目的实施,不断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、提升老年人养老服务可及性、便利性,构建“一刻钟”居家养老服务圈,打通养老服务“最后一米”,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专业化、多元化的养老服务。
◆低保家庭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到位
目前,省级低保家庭高龄老人生活补贴每人每月提高20元标准已全部落实到位。今年1月至8月份累计发放补贴760422人次,补贴5746.72万元。其中,8月份发放93454人,发放金额702.98万元。
◆零工市场实现“县县全覆盖”
让零工等活不再“站马路”,让就业服务更加有温度。目前,117个县(市、区)公益性零工市场已全部建成,实现“县县全覆盖”。
零工市场建设过程中,全省新建93家、改建24家,规划建设面积22900平方米室内服务场所。零工市场具备求职登记、信息咨询、对接洽谈、候工休息等功能,满足零工求职需求。省级安排资金9320万元对每县给予60~12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支持。截至目前,全省117个公益性零工市场累计提供零工岗位9.3万个、服务零工7.5万人次。
◆564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开工
实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已经连续4年被列为省政府民生实事工作,今年全省计划加装500部电梯。截至目前,全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已开工564部,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数量。省级财政对加装电梯每部补助10万元,今年提前下达省级奖补资金2290万元。
◆免费送戏下乡进村超万场
“免费送戏下乡进村”惠民工程自2017年启动以来,送戏总数已突破10万场。今年,我省决定全年免费送戏1万场。省、市、县三级投入经费上亿元,调动近300个文艺院团赴农村开展免费演出。
截至8月27日,全省已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,共免费送戏13329场,完成率为133.29%,累计惠及群众近700万人次。其中,省级送戏351场,市级送戏2230场,县级送戏10748场。
◆公办托幼机构项目全部开工
公办示范性综合托育机构县县全覆盖是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、广大家庭和谐幸福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民生举措,项目建成后将直接增加1.2万个普惠性托位。
省卫健委以托育服务宣传月为契机,组织开展以公办托育机构民生实事项目为重点的托育服务宣传,引导广大群众关注、参与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。目前,全省117个县(市、区)全部开工建设,开工率为100%;其中主体工程完工40个,完工率为34% 。
◆万余名残疾儿童获救助
今年,省政府继续将“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工程”纳入民生实事,并将残疾儿童救助年龄由0~6岁扩面到0~15岁,为1万名残疾儿童提供抢救性康复救助,下拨专项资金1.23亿元,省级资金比往年增加6380万元。
截至8月29日,已为10949名残疾儿童提供了抢救性康复救助,其中,7~15岁大龄残疾儿童有3548名,完成率为109.49%,实现了“应救尽救”的目标。
◆5806名大学生获扶残资助
为了确保不发生因学致贫返贫现象、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个底线,省政府今年将“扶残助学圆梦工程”纳入民生实事,对符合资助条件的在校残疾人大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大学生,按照研究生每人每年6000元、本科生每人每年5000元、大专生每人每年4000元的标准给予全程资助。
截至目前,全省5806名符合资助条件的大学生全部得到资助,发放资金共计2790.9万元,实现了“应助尽助”的目标。
◆人群密集公共场所增配AED
在人流密集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作为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,已经连续开展了4年。2023年将配置数量从2022年的800台增加至1000台。4年来,政策保障持续加大,配置数量不断增加,今年将达到2823台。
省红十字会作为牵头部门,还将会同文旅、交通等部门确定配置场所,对接公安、铁路等部门拓展培训人群。
关键词:
下一篇:最后一页
- 增进百姓福祉 我省落实今年12件民生实事成效显著
- 蔚来Q2亏损扩大至60亿,预计Q3触底反弹
- 2岁男孩走丢告诉民警 “我爸爸叫妈妈,妈妈叫爸爸”
- 炬芯科技:拟回购不低于2650万元且不超过5300万元公司股份
-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已制定预案!有银行明日开启动会议
- 科士达:控股股东提前终止减持股份计划
- 2023年深圳欢乐谷万圣潮玩节兼职招聘来了
- 尼尔·布洛姆坎普官宣不拍《第九区》续集《第十区》
-
期待!今年最大“超级月亮”将于31日上演
曾于8月2日现身天宇的“超级月亮”将在月底返场,这次满月是年度最大满
-
最新减持要求力度超预期 将有效改善资本市场投资环境
根据证监会要求,上市公司存在破发、破净情形,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
-
云南红河:四大举措 助推口岸经济跑出“加速度”_
云南红河:四大举措助推口岸经济跑出“加速度”-红河州充分发挥区位优
-
今明两天 河西五市局地有沙尘暴
来关注天气,来自省、市气象局的消息,28日至29日,河西五市伴有5到6级
X 关闭
X 关闭